“跨境资金调拨速度从以往的按天计算变成了按分钟计算,最快的一笔,从境外收款到归集调拨至深圳,仅花了5分钟。”2021年3月,北京、深圳开展了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作为深圳科技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控股”)成为全国首家开展试点业务的企业,其财务负责人肖永辉对此项业务频频点赞。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向全国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正是其中一项。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外向型经济活跃,跨国公司总部聚集,该项业务通过适度调整企业的外债、境外放款额度、实施资金池内本外币资金的划转及使用等方面的便利化优惠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了解到,截至2023年10月末,深圳15家大型实体跨国集团参与试点,业务金额达1318亿美元。
简化交易流程 企业资金全球“用”
“以前,我们深圳、重庆、上海等子公司的跨境业务需分别在各地银行办理,导致业务耗时长,效率低。”肖永辉表示,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后,在额度内可根据企业需要随时进行资金调拨,批复内的子公司业务均通过资金池进行集中结算,结算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也减少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手工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企业体验很好。
资金池业务是跨国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一项资金管理工具,可以通过对集团内企业资金的集中调配和使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减少集团外部融资依赖,从而降低集团整体融资成本。此前,本币与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分管于不同部门,导致人民币跨境支付和外币资金池始终处于相互割裂状态,企业也无法通过外币资金池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交易流程繁杂。
2021年3月,深圳、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包括统一本外币资金池政策、适度调整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以及实现一定额度内意愿购汇等;2022年7月,该业务试点扩容至上海、广东、北京、深圳、青岛、宁波等地,增加试点地区和企业数量,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
记者了解到,传统的跨境资金池需要通过委托贷款的框架,实现国内资金主账户和成员企业账户之间的资金调拨,涉及委托贷款相关税费,增加了企业税务成本。而资金池试点政策中,主办企业则无需通过委托贷款模式,免除了签订三方委托贷款合同的繁杂手续,切实降低了企业相关税费成本,目前已为多家企业节约税费成本超1000万元人民币。
“高低版”搭配 增添总部聚集“磁吸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资企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资金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为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近日,人民银行总行、外汇局决定在广东、北京、深圳三地开展试点,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6月30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发试点文件,并完成首家试点企业备案。
“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政策受益面更广。”深圳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首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其中规定境内成员企业上年营业收入要求和上年国际收支规模仅为10亿人民币和7亿人民币,且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即可;此外,基于实际需求,跨国公司可自行决定资金集中归集比例, “试点的落地,与2021年开展的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共同构建了深圳‘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
据悉,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相关政策,重点聚焦深圳信用等级较高的实体制造业跨国公司,行业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助力企业“两增两减一打通”,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目前,政策已累计为深圳企业增加财务收入、节约税务成本约1亿元人民币。
目前,深圳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管理框架已初步建成。深圳人行表示,接下来,将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深圳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形成总部聚集地,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