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广东11月15日电(记者 黄磊刚)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新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广州白云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场“大考”,白云区委组织部主动“应战”,组工干部担当多重角色,立足本职、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多举措“统”起全盘力量,出实招“战”在抗疫一线,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组工力量。
冲锋抗疫前线,当好战斗员
白云区委组织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组建部机关抗疫先锋队,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带队,将力量分成两部分,20%的力量兼顾本职工作并统筹调配区内外支援力量,80%的力量奔赴基层一线,部分同志直接担任镇街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流调组、转运组、核酸组、医疗组、物资组、消杀组副组长,部分同志直接加入封控区网格服务管理队伍,在充分发挥组工干部组织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特点的同时,也能在疫情防控一线磨炼组工干部的实战本领”。
白云区委组织部抗疫先锋队到江高镇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支援,把组工干部安排到8个专项组中磨砺锻炼。
“组工干部抗压能力强、群众本领高,在紧急时刻始终能够顶得住压力,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是一名网格长对网格里的组工干部的中肯评价。组工干部一到封控区就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主动承担夜班通宵值守的任务,挑最苦、最脏、最累的活,认真完成扫楼摸底、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秩序维护、物资配送等防疫工作任务。10月26日凌晨,网格内出现阳性病例,接到紧急通知后,组工干部小分队深夜全体出动,快速赶到现场,根据网格长的部署安排,当晚即对病例进行取样复检,联合街道及时对重点楼栋进行水马围蔽,摸查确定九宫格重点人群信息,通宵达旦出色完成各项任务,防止疫情蔓延。在通宵工作后,组工干部小分队顾不上休息,第二天早上立马投身全员核酸工作中,坚持爬楼梯、喊楼、扫码、检测核酸码,连续作战、不言放弃,以实际行动彰显忠诚担当的组工形象。
网格小分队的组工干部正在为管控区内的群众配送物资。
“您好,请问是程刚(化名)么,我是白云区嘉禾街流调工作人员,因核酸异常情况,想了解一下您最近7天的行程……”这是支援嘉禾街指挥部流调组的几位组工干部每天流调电话的固定开头,自10月13日至今,他们已经累计完成上千个电话流调任务,日均工作时长20小时,通宵更是家常便饭。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及时通过打电话、看录像、查扫场所码和支付记录等多种手段开展流调溯源,对判断重点场所、密接等工作极为重要。每天清晨,每日深夜,都有化身为流行病学调查员的组工干部们争分夺秒追踪病毒“轨迹”,抽丝剥茧捋清传播“链条”,为阻断疫情蔓延赢得宝贵时间。他们,是初心践行者,他们,是红色守夜人。
流调组的组工干部正在开展流调溯源等工作。
做好管理服务,当好勤务员
“病毒无情,白云有爱。我们作为公职人员,作为组工干部,作为中共党员,理所应当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一名在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医疗组的组工干部说道。10月27日,白云湖街医疗服务热线工单反馈,一位封控区的群众提出就医需求,因患有基础疾病,某些药物已经服用完了,并已停药几天,需紧急外出到市八医院就诊并开药。收到信息反馈后,该名组工干部第一时间联系区卫健局和市八医院沟通协调患者就医需求,考虑到需确保社会面安全,医疗组决定由他代表患者前往市八医院,由市八医院为其开启绿色代办服务,全程仅用了5个小时就把急需药送到患者手上,缓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得到了群众的赞赏。
医疗组的组工干部正在和其他同事一起研判如何在封控区设置医疗点和一、二脱间及配置医护人员。
“转移了3个‘战场’,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但每天看见数据系统后台显示网格核酸结果全阴性,离防疫取得成功更近一步,离管控网格降级解封更近一步,离群众恢复正常生活更近一步,觉得所有的辛劳付出都值得!”在白云湖街夏茅村前线指挥部核酸组工作的组工干部说道。为加快核酸采样和检测速度,指挥部通过不断优化流程、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强化保障,高效完成峰值每日四万二千多人的核酸采样任务,推动完成时限从最初10个小时左右缩短至普遍3个半小时左右,采样率大幅提升,最快达到一个半小时完成80%的核酸进度,创造了核酸检测的极限速度记录。
核酸检测组的组工干部每日到医护对接点,做好网格与医护对接工作。
“参与转运工作将近一个月了,我们没有回过家,也让一部分人暂时离开了家,但我觉得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安全回家”这是负责转运工作的组工干部的一点体会。鉴于转运工作的特点,部内在转运组工作的组工干部经常通宵达旦争取房源、组织转运,在最严峻的形势期间曾40小时没合上眼,一个多月来参与了将近1万人次的转运工作,工作中坚持夜以继日、以快制快,坚持严丝合缝、逐一销号,坚持心系群众、用心用情,真正做到有速度、有准度、有温度的转运。
转运组的组工干部正在研究如何分配车辆转运密接。
筑牢抗疫防线,当好组织员
“截至11月12日,区内外抽调一线支援的干部职工志愿者等累计达12718人,314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和7300余名居住地机关在职党员就地参与疫情防控,我们将继续挖掘发动,凝聚各方参与、齐心抗疫的强大合力。”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区委组织部肩负起了组织者和领跑者的双重角色,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第一时间在镇街疫情防控一线组建区级指挥部和应急战队,统筹区直机关、镇街、国企党员、民兵、民营企业、商会协会、一线建筑工人及其他各类志愿者力量,下沉一线、深入网格,从封到解全程负责网格事务,确保高效运作。联系对接32个市直机关、市属企业及越秀、海珠、黄埔、荔湾、花都、增城等兄弟区支援力量,采取“区包街”“组团式”等方式,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人力支撑。
“快速、高效的组织,是阻击疫情最有力的法宝。”为高效、有序全面统筹市级支援力量及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区)党员、干部等力量,白云区委组织部在实战中总结出一系列方法,构建区、镇街、社区(村、联社)“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动员体系,创新成立区、镇街、社区(村、联社)三级战队;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以专项工作组为“条”、网格片区专班为“块”的应急战队,充分整合所在辖区力量资源,从封到解全程负责、高效运作;坚持以老带新,将有经验的网格长派到最紧急的网格担任“救火队长”,在网格内疫情基本控制后,安排一名新手网格长进场接手,一边进行收尾、一边积累经验,老网格长再继续到其他紧急网格“救火”;常态化储备10+10个网格力量,使用一批、储备一批,时刻保持10个网格力量储备,确保抗疫力量不“断供”。
激励担当作为,当好观察员
今年4月,白云区委组织部印发了《白云区关于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意见》,9月印发了《关于在重点工作一线开展“嵌入式”考察的通知》,指出要在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一线“嵌入式”考察干部,深入了解干部在一线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效,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组工干部要‘嵌入式’考察了解干部,与支援一线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将领导评价和群众口碑结合起来,精准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表现、能力素质。”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疫情防控工作中,部机关派出的组工干部也肩负了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职责,在江高、新市、嘉禾、白云湖、均禾等镇街疫情防控一线,把“观其行”与“听其言”结合起来,通过近距离观察干部工作表现,听取村(社区)干部、群众、医护人员的意见,重点了解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中,是否展现出良好的统筹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将党员干部职工表现作为下一步提拔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群众有党员干部守护,病患有医护人员诊疗,我们派出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谁来关怀激励?作为‘娘家人’,组织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区委组织部领导带头,逐一电话慰问了一百余名工作组组长、网格长,了解其工作困难、身体状态、工作开展情况等,与遇到困难的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对于存在家庭困难、身体状态差等问题的一线工作人员,及时关心轮换。同时,督促镇街及指挥部做好一线人员的情绪开导工作,要求各个岗位实行“AB角”管理,编列两班工作,确保一线人员的调整休息。同时,联合区总工会,为一线支援人员采购防寒衣物、生活物资,切实将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马不停蹄,是这批组工干部抗疫先锋队一个多月来生动的写照。从一开始连夜赶赴江高镇支援处置疫情,到后来转战新市街、白云湖街、嘉禾街、均禾街,他们就像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一路上不断攻城拔寨、攻坚克难,始终坚持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攻下一个个据点,攻下一处、总结一次、巩固一批,人虽然到了下一个点,但是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作风留下来,指导镇街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有效把辖内党员、干部和群众动员起来齐心抗疫。(白云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