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广东9月27日电(记者 许雪晴 张福州 通讯员 张贺云)画图、剪纸、粘贴……不一会一副生动的纸质宋制汉服便成型了!黄女士看着手中的作品,高兴地说:“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十分有意义,它让我发现了宋制汉服的独特魅力,并沉浸式地体验到了宋朝文化氛围”!
日前,宋制汉服设计分享沙龙在彩汇中心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实践中心主办,到场参与活动共有30多人,均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汉服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服装设计师等。
据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实践中心(广州)的负责人黄海峰老师(以下简称黄老师)介绍,举办这样一个有中华文化色彩的艺术沙龙,主要是为了传播汉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担起时尚艺术文旅单位的责任与义务,为南沙的时尚艺术文旅产业添砖加瓦。
据悉,活动主要由音乐欣赏、宋代服饰知识分享、手工制作(纸质宋制汉服)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宋代服饰知识由来自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传承与创新)的梁馨茹老师主讲,她从宋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出发,对宋制汉服的形成予以全面剖析。期间,梁馨茹老师时不时提问、互动,大家参与热情高涨,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携女儿前来的徐女士表示,小朋友对这次活动可感兴趣了,老师讲解后,不仅增长了她对于宋制汉服的知识理解,还进一步加深了她对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之后要多带她参与这样有意思的汉服分享沙龙。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吸引了不少企业落户。2021年初,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实践中心在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南沙分会场的加持下,在广州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南沙区商务局等单位见证下在南沙区挂牌运营,黄老师说。
据黄老师介绍,汉服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中华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精神风貌的服饰。它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华夏民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历史已经长达3700多年。
在上千年的演变中,汉服已经出现了上百种不同款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官方权威的汉服分类。但大多数人会以朝代简单划分为前秦制、汉制、晋制、唐制、宋制、明制。不同类别的汉服反映出不同朝代背景,从当时社会环境出发认识汉服,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汉服设计的内涵。黄老师认为,弘扬汉服文化,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发扬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落在广州市南沙区的创新实践中心和培训中心将在《南沙方案》的支持下,进一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持续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时尚艺术人才资源,并给时尚艺术文旅产业带来更多的惊喜。
黄老师说:“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时尚艺术文旅产业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特长,促进时尚艺术文旅产业和人才集聚,使汉服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行稳致远”。(来源: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实践中心、南沙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