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 页
  • 新闻
  • 中宏财经
  • 科技
  • 大湾区
  • 信用建设
  • 视频
  • 文旅
  • 特色小镇
  • 发改动态
  • 一带一路
  • 营商环境
  • 泛珠三角
  • 智慧城市
  • 舆情监测
  • 中宏理论

南沙区孵化育成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 广东医谷获国家级孵化器认定

2021-01-12 16:19:56 来源:中宏网广东

  中宏网广州1月12日电(记者 黄磊刚 通讯员 余丽颖 姚军)记者从南沙区科技局获悉,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分别发布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名单,南沙区广东医谷产业孵化器获得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孵化器认定,优创社区获得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实现南沙新区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

图片3.png

  目前南沙已建成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有6家众创空间完成市级登记,孵化育成体系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2017至2019年度,南沙区兑现与孵化器相关的认定、场租补贴等政策奖励合计超过1300万元。

  广东医谷入驻企业超200家

  此次获得国家级孵化器认定的广东医谷成立于2014年,目前配套了国家级实验室、检测室、国家级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集医疗产业孵化器、医疗项目股权投资医疗产业综合配套为一体,专注于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

  广州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从广东医谷毕业的其中一家企业,成立两年来发展迅速,其旗下品牌“基因宝”已成为国内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基因检测产品。目前广东医谷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院士团队合作企业2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企业13家,涵盖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编辑、免疫治疗、干细胞、医疗产业基金等细分领域,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仅在2020年,广东医谷新增落户的科技型企业便超过80家,包括科洛克、协合、思安信、因明生物等企业。

  南沙区另一家获得省级众创空间认定的优创社区成立于2017年3月,以软件开发、提供机器人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为基础业务,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相关产业项目团队联合办公,并提供孵化培育服务。目前,优创社区已成功孵化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挖掘了100多项企业及团队专利技术,共计9家入驻企业获得投融资。

  南沙已建成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广东医谷、优创社区分获国家级、省级认定,也标志着南沙区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双双实现零的突破,成为南沙区孵化育成载体建设持续推进的最新注脚。

  近年来,南沙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立健全孵化育成体系。在孵化载体扶持政策方面,南沙先后制定实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在孵化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入、租金折价入股、入孵企业租金补贴、特色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在南沙区2017至2019年度“1+1+10+N”政策体系科技创新政策审核兑现中,与孵化器相关的认定、场租补贴等奖励金额合计1347.128万元,惠及全区7家孵化器和36家次企业(场租补贴)。

  截至目前,南沙区已建成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有6家众创空间完成市级登记。在此基础上,南沙正着力打造“独角兽”成长地。以香江独角兽牧场为例,该孵化器为入孵企业提供微软云资源支持、品牌培训课程、财务顾问、项目对接等服务,自运营以来集聚了云从科技、小马智行、广汽蔚来、暗物智能、童心制物等40家优秀企业。其中云从科技和小马智行已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南沙的孵化载体也在推动更多港澳以及国际科创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及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的创新资源,香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连续五年在南沙举办总决赛,面向全球征集优质的创业项目,逐步成为国内外科创资源转移、转化的孵化平台。2020年大赛期间,全国八大赛区共有1826个创业项目报名参赛,25个优胜项目在南沙参与总决赛角逐。

责任编辑:黄晓婷
审核:夏杨民

相关栏目

  • 继续实施粤港非营运小汽车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政策

  • 全国首个跨境公共分拨中心在广州启用

  • 《沙面记忆》摄影图片展在广州文化公园开幕

  • “白云网格”政务微信平台完成搭建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天河客运站:旅客全程体验无接触式出行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